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信息公开

安徽省着力打造高水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

发布时间:2024-10-16|栏目: |浏览次数:70

   安徽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培养培训、夯实要素保障,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完善“双师型”教师工作制度体系。一是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成立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指导中心,先后制定实施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及认定标准,设置初级、中级、高级“双师型”教师三个层级,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贡献等多个维度分类考核教师整体素质能力。截至目前认定省级“双师型”教师近2.4万人,其中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63.5%。二是健全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制度。印发《安徽省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安徽省职业院校产业教授选聘办法》,推动职业院校进一步优化“双师型”教师结构,设立产业教授岗位,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选聘一批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参与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着力建设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截至目前,共分两批选聘630名产业教授指导职业院校。三是改革职业院校教师评价制度。修订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条件,在中职学校教师中设置正高级讲师、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职称。将高职院校教师和实验系列职称评审权全部下放至高校,加强对评审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力发挥教师评价“指挥棒”作用。深化职业教育高端人才评价改革,将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纳入全省高校高端人才引育行动、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政府特殊津贴、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人才项目评选范畴,推动职业院校高端人才的引育留用工作迈上新台阶。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一是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坚持把弘扬教育家精神和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情况作为高职院校党委书记抓党的建设年度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市、县两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中等职业学校学校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优化指标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强化结果运用。常态化开展师德主题教育和集中学习教育,制定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和师德考核办法等,逐步形成新进教师思政和师德考核、教师资格准入、师德师风舆情报告、师德违规典型通报等制度,不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二是对接产业培训教师技能。对接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创意等十一大新兴产业和省重点发展产业,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每年分级分层分类培训职业教师3000人左右,8个团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9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对接安徽省产业体系,结合职业教育19个专业大类,分批遴选25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着力培育新时代“良匠之师”。三是推动教师赴企业实践。出台《安徽省高校理工科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计划实施方案》,引导高职院校优秀理工科教师到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挂职实践,与省“科技副总”选派行动、“双链融合专员”服务行动等呼应联动,提升职业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将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进行专业实践作为中、高级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每年专门设置“教师企业实践”培训项目,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经费近千万元,不断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中国人力资源职业技能人才鉴定中心